?
“銷量增長不等于利潤增長!——在當今防水建材市場,盲目追求規模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大家好,我是宋叔,一個在防水修繕行業摸爬滾打了28年的老炮。從研發、生產到銷售運營,我見證了這個行業從粗放式擴張到精細化運營的轉型。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和存量建筑修繕需求的崛起,許多企業陷入銷量與利益的兩難抉擇:是拼命沖量保住市場份額,還是聚焦利潤求生存?
今天,我就結合行業現狀和實戰案例,聊聊不同規模企業該如何智慧取舍,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防水建材行業環境:挑戰與機遇并存
防水建材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新建房地產項目萎縮,導致傳統工程防水需求下滑,但另一方面,舊房改造、城市更新和家裝維修市場卻呈現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中國存量建筑超過1280億平方米,年均滲漏維修需求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這意味著,行業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企業必須重新評估銷量與利益的關系。

· 銷量驅動模式的陷阱:過去,許多企業依賴關系營銷和低價競爭沖銷量,尤其在加盟模式中,大品牌如某虹、某高往往通過高任務量壓貨,導致經銷商庫存積壓、資金鏈緊張。例如,某華北防水材料代理商在2022年盲目追求銷量增長,結果利潤率跌破3%,最終被迫轉型。
· 利益優先的新趨勢:中小企業及創業者開始轉向“輕資產、高價值”模式,通過技術服務和本地化運營提升客單價和復購率。例如,青龍防水的部分經銷商通過聚焦家裝維修細分市場,將利潤率穩定在20%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二、不同規模企業的銷量與利潤取舍策略
企業規模決定了資源分配和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取舍策略需量體裁衣。以下是針對三類典型企業的建議:
1. 大型企業(如上市公司等):穩利潤、控風險,轉型服務化
大企業擁有品牌和渠道優勢,但容易陷入“銷量崇拜”的誤區。建議:
· 優化產品結構:縮減低毛利標準化產品線,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如青龍的砼1號、耐久水凝膠)的投入,提升單客價值。
· 渠道精細化:減少壓貨式加盟,轉向城市合伙人模式,提供技術培訓和營銷賦能,幫助代理商實現“輕庫存高周轉”。例如,青龍防水通過區域保護政策,確保代理商業績穩定,避免內部價格戰。

· 數據驅動決策:用數字化工具監控銷量與利潤的平衡點,例如某防水品牌通過大數據分析,將資源傾斜至存量房維修高發的區域,利潤率提升15%。
2. 中小企業:聚焦細分市場,以技術換溢價
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但靈活性高,更適合“小而美”路線。
· 垂直領域深耕:專注舊房加固、地鐵堵漏等細分場景,打造差異化解決方案。例如,青龍無收縮注漿材料全能膠和再造防水四合一在高端地鐵項目中,因復漏率大幅降低遠超同行標準,客單價提升30%。

· 輕資產運營:借助品牌賦能降低啟動成本。青龍防水補漏學院為合作伙伴提供免費實訓,覆蓋短視頻獲客、勘探技術等內容,幫助創業者3-6個月回本。
· 利益優先原則:控制訂單量,優先承接利潤率超過25%的項目,避免“貪多嚼不爛”。某華南中小經銷商通過篩選優質客戶,年利潤反超銷量增長20%。

3. 初創個體及轉型者:輕資產創業,平衡投入與產出
對于行業小白或房地產轉型人才,銷量與利潤的取舍更需謹慎。
· 低門檻加盟:選擇無需大量囤貨的品牌,如青龍的區縣代理模式,啟動資金控制在10萬以內,聚焦本地維修業務。
· 技術+獲客雙賦能:通過短視頻同城號運營(如抖音“防水維修探案”系列)吸引精準客戶,單月獲客成本降低50%。青龍防水學院的實操基地模擬真實場景,學員結業后即可獨立接單。

· 案例見證:某西部縣城的夫妻店,加盟青龍后專注廚衛防漏,首年工程量僅50萬,但凈利潤達近20萬,實現“小而穩”的財務自由。
三、實戰案例:青龍如何助力伙伴平衡銷量與利益
在青龍28年的發展中,我們始終倡導“正心、擔當、專心為客戶創造新價值”的價值觀。例如:
· 某市青龍經銷商原代理某大品牌,年銷量200萬但利潤僅18萬,后轉型青龍的合作伙伴,依托全能防水膠和屋面彩色防水膠產品線,聚焦舊改項目,利潤率升至35%,且通過青龍防水補漏學院的短視頻培訓,本地業務量翻倍。

· 華北某市政項目中,青龍團隊采用抗滑移非固化涂料,解決隧道滲漏,雖單筆訂單量低于競爭對手,但因材料耐久性提升,長期維護成本降低40%,贏得客戶重復采購。
這些案例證明,銷量與利潤并非對立——通過價值創新和服務深化,企業可以實現“慢錢、穩錢、長久錢”。
28年來,我從大學講師到企業掌舵人,深知商業的本質不是短期博弈,而是長期價值。防水行業看似傳統,卻蘊藏無限可能:那些盲目沖量的企業,最終被庫存和壞賬拖垮;而專注技術與客戶需求的企業,反而在寒冬中逆勢增長。我的使命是“讓天下建筑不漏水”,這需要我們將利益觀從“賺快錢”轉向“賺信任錢”。創業者們,別讓銷量數字蒙蔽雙眼,真正的成功是活得久、活得好。

銷量是生存的基礎,利益是發展的保障。在存量經濟時代,企業需重新定義成功——不是規模最大,而是價值最優。行動指引:評估你的產品結構、客戶畫像和資源分配,用技術賦能和本地化服務構建護城河。記住,“怕漏水,用青龍”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對可靠性的承諾。
宋叔聊商業持續輸出防水維修創業、獲客、材料、技術、方案培訓的干貨,喜歡可以點個關注、收藏、轉發。
#防水建材銷量與利潤平衡 #防水維修加盟選擇 #青龍防水招商政策 #輕資產創業指南 #舊房改造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