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專注之心修漏,以包容之度修人。

>我常說,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在防水修繕這個行業深耕28年,我見過太多人對于“成功”和“上進”的理解過于狹隘。有的人追求成為行業塔尖的揮斥方遒,有的人則沉浸于解決一個個具體的漏水難題。

>天地之大,容得下各種“上進”。正如那份祝愿:愿你找到自己的喜歡,也學會欣賞他人之所好。
>01 行業洞察:防水維修市場的廣闊天地
>在建筑行業整體下行的今天,許多人問我:“宋叔,防水維修這行還有前景嗎?”我的回答始終是肯定的。根據行業數據,2025年僅深圳地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房屋防水補漏需求就同比增長了37%。

>然而行業亂象依然存在——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仍有68%的業主遭遇過“維修后短期內復發”的問題。這既反映了市場痛點,也揭示了專業服務的巨大空間。
>我帶領青龍團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近1000家經銷代理商,門店分銷網點近4萬家。我們八年時間累計幫助了成百上千的區縣市經銷商合作伙伴實現了有房有車的小康生活。這不是因為我們有多聰明,而是我們看清了趨勢:存量房時代,防水維修是建筑行業中的“常青樹”。
>02 專業壁壘:防水維修不是簡單的“補漏”
>很多人認為防水維修就是簡單的“補漏”,這是極大的誤解。在我28年的行業經驗中,總結出防水維修行業的三大專業壁壘:
>技術壁壘。不同類型的建筑結構、不同部位的漏水問題,需要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屋頂防水需要適應溫差變化帶來的材料伸縮,外墻漏水需要考慮耐候性和抗風壓能力,而衛生間滲漏則需從根源解決防水層設置問題。

>材料壁壘。從高分子卷材到高壓注漿材料,從硅酸質防水劑到聚合物水泥基涂料,每種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施工要求。我們青龍研發的“砼1號”、“砼2號”等特色材料,就是針對混凝土特有的細微裂縫研發的。
>診斷壁壘。定位漏水點如同老中醫看病,需望聞問切。同樣是墻面滲水,可能是外部滲入,也可能是內部管道破裂,還可能是冷凝水。診斷錯誤,即使再好材料也解決不了問題。

>正因為有這些專業壁壘,我們創辦了青龍防水補漏學院,擁有2000平方米的1:1真實模擬建筑構造及節點的實操基地,每年培訓超過500人。防水維修是技術活,不是力氣活。
>03 創業路徑:區縣市場的標準化復制模型
>對于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宋叔,我需要多少啟動資金?我不懂技術怎么辦?”
>基于八年的實踐經驗,我們打造了一個在常住人口五十萬到一百萬的區縣市級城市,特別適合夫妻在縣城創業的、可標準化可復制的商業模型。這個模型的核心是 “輕資產、重技術、強服務”。
>輕資產。創業者無需大量庫存,我們建立了區域倉儲中心,常用材料1小時內可送達施工現場。啟動資金主要用于基本工具和設備,而非庫存積壓。
>重技術。通過青龍防水補漏學院的系統培訓,小白也能在短期內掌握核心技能。我們的培訓內容包括漏水原因診斷、材料特性與選擇、標準化施工工藝等。像定海神針防水工程公司一樣,我們也引入紅外熱成像儀等高精度設備,幫助精準定位隱蔽漏水點。
>強服務。防水維修是本地化服務業務,口碑至關重要。我們要求合作伙伴嚴格執行“檢測-書面報價-節點監督-質保備案”四步標準。正如業內領先企業那樣,建立“10年質保+每年免費復檢”機制,區別于行業普遍的2-5年質保。
>04 心智修煉:找到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
>在防水維修這個行業,有人擅長技術,成為堵漏專家;有人擅長溝通,成為項目協調者;有人擅長管理,成為團隊領導者。沒有哪一種“喜歡”是錯的,沒有哪一種“上進”是低級的。
>我見過為了完美解決一個漏水難題,在工地蹲守三天的技術人員;也見過為了開拓一個區域市場,每天拜訪10個客戶的市場開拓者。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在這個行業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正如河南平輿縣那樣,通過打造防水產業,注冊成立建筑防水企業2000余家,帶動從業人員30萬人,年實現勞務收入320億元。這個行業容得下各種能人巧匠。
>05 趨勢把握:防水維修行業的未來之路
>隨著建筑老化程度加劇和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提高,防水維修行業正在向專業化、品牌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我們要看清這些趨勢,提前布局。
>專業化。無論是江蘇某高空工程公司專注高空漏水場景,還是北京某市政管道工程公司專注管道漏水維修,細分領域的專業服務將成為主流。
>品牌化。流動補漏車的小規模經營正在被品牌運營取代。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有品牌背書、有售后保障的服務商。

>智能化。從無人機巡檢到紅外檢測,從管道CCTV檢測到聲吶檢測,科技正在改變傳統防水維修行業。
>在青龍,我們早已開始布局。我們不僅擁有各種專業資質,還是行業極少數具備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自評機構的企業之一。未來的防水維修,是技術密集型而非勞動密集型行業。
>06 結語:容得下各種喜歡的廣闊天地
>回到開篇的話題——喜歡錢沒有錯,喜歡成就感也沒有錯。在防水維修這個行業里,有人因為解決了一個技術難題而欣喜,有人因為業務拓展而自豪,有人因為團隊成長而滿足。
>天地之大,不僅容得下各種“喜歡”,也容得下各種“上進”。作為28年的行業老兵,我見證了太多創業者的成長與蛻變。那些曾經的技術小白,如今已成為區域市場的佼佼者;那些曾經的迷茫者,如今在這個行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用一輩子時間,做好防水維修這一件事——這就是我的喜歡,我的上進。那么,你的呢?
>宋叔聊商業持續輸出防水維修創業,獲客,材料,技術,方案培訓的干貨,喜歡可以點個關注,收藏、轉發。
#防水補漏創業指南> #防水維修技術培訓> #建筑修繕行業前景> #區縣市場輕資產創業> #防水補漏加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