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工程,特別是在衛生間,向來是裝修中的重頭戲。閉水試驗通常被視為最直接的測試手段,用來驗證防水效果。然而,試驗合格并不意味著萬無一失!接下來,我們就帶你了解一下那些你可能忽略的衛生間防水“雷區”,以及為什么閉水試驗合格了,衛生間依然可能出現漏水現象。

情況一:家庭裝修一兩年后,衛生間突然出現滲漏水現象
即便在裝修后的一段時間內沒有發生漏水問題,但隨著時間推移,滲水現象可能悄然出現。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房屋的伸縮沉降超出了防水材料的拉伸度,導致防水層開裂,從而發生滲漏水。此外,如果選用了質量不合格的防水涂料,其耐水性和耐腐蝕性較差,也可能是滲水的元兇。更復雜的情況則是下水管道出現移位,若施工時未做好下水管道的固定處理,也會導致防水層受損,最終出現漏水問題。
情況二:閉水試驗合格,但入住幾天后卻滲水到樓下
這種情況往往和施工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密切相關。比如,地面找平時若出現不均勻,或墻體轉角處過于彎曲,工人為了方便施工,可能會鏟除一些凸起部位,這就容易造成防水層破損,進而導致漏水。還有一種情況是水電管道的施工過程中,水電工人對管道的踩踏過于劇烈,也可能撕裂防水層,導致滲水。
情況三:閉水試驗合格,衛生間門口發霉,門泡水
一些開發商在裝修過程中可能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防水擋水沿。通常,開發商會在衛生間地面比客廳地面低3-5cm,形成一個擋水沿,防止水流出衛生間。但一些項目未做這一工藝,導致水容易溢出,進而泡水門板或引起地板發霉。與此同時,若門洞處的防水未做外返或上返30cm,也會增加漏水的風險。
情況四:墻面返潮,門對面墻體發霉
這種情況多見于防水涂刷不均勻,導致墻面有沙眼,水分滲透到墻體中。如果衛生間門口的防水處理不到位,或者沒有做擋水沿,那么水汽就可能通過地板縫隙侵入到對面的墻體,最終引發發霉和返潮現象。
情況五:衛生間門套底部發漲,防水處理是否出現問題?
如果家里衛生間門是套裝門,門套底部出現膨脹現象,不一定是防水問題。可能的原因是施工時沒有使用套壓石工藝處理門套,導致水汽進入門套,最終造成底部起漲。這個細節往往被忽視,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衛生間的防水效果。
總結:
雖然閉水試驗是檢驗防水的重要手段,但它并非唯一標準,防水隱患可能會出現在裝修的其他環節。了解這些常見的防水問題,能幫助你避免不少麻煩。希望大家在裝修時,能夠關注細節,確保每一處防水措施都做到位,確保衛生間干爽無憂!